第一部分科研轶事及掠影
张仁华
(一)大学启蒙
在小学和初中时,我的爱好是美术。兴趣从此开始:五岁入学,在小学二年级,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大气球,挂了一名跳伞运动员。我很快在纸上临摹出来。老师走到我的身旁,摸着我的小脑袋,表扬我画得快,画得像,我很高兴。从此我就经常画画。进入初中,有美术课了,我当上了美术课代表,在故乡丁山初级中学,我记得有不少爱好美术的同学。那时在我故乡还没有高级中学,我考进离丁山15公里的宜兴第二中学(原名宜兴精一中学,按现在的定义,就是重点中学)。入高中后,没有美术课了,负责校黑板报宣传栏的老师让我担任美工编辑。在高中增加了物理课和化学课。我又发现,我也非常喜欢物理课。物理成绩优秀,同学们选我当物理课代表。1958年临近填写报考大学名称时候,曾经想考美术学院,但后来发现我是红绿色弱,专攻美术,前途不佳。因此我一心在物理方面发展。南京大学气象系派了老师到各个中学,介绍气象学科的重要性。回忆那位老师的一段话:“气象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掌握了这门科学,能够呼风唤雨,预知未来干湿寒暑。希望有志气的青年应该报考南京大学气象系!”。我听了十分感动和激动,心想有了这个本领,可以“先知先觉,未雨绸缪”!老百姓特别是农民多么需要这个信息呀。我原来准备填写复旦大学物理系为第一志愿的,马上改为南京大学气象系。人生道路的决定就是这么一瞬间!
58年进入南京大学气象系的第一学期,进行教学改革大讨论,基本上没有上课。1958年年底,南京大学气象系接到一项考察长江三峡气候的任务,在这次三峡气候考察中,分配在奉节剖面的江北山腰观测点。与我一起的是四年级的卫林。观测任务观测0.5米和1.5米两个高度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和1.5米的风速。观测仪器是通风干湿表和风速表。全天24小时每隔1.5小时连续观测。卫林在上午和上半夜,我在下午和后半夜。居住和伙食在山腰一家农户。从农民家到观测点有较长的一段爬山路程,后半夜一次观测结束后只能留在测点,露天打盹,观测非常辛苦,生活也艰苦。那时年轻还能够坚持下来。在春季,卫林身体不好了,回南京大学休养,山腰点撤销。我的观测任务调到山顶气象站观测太阳直接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
这次考察学了小气候的基本观测技术,初步理解到地面观测的意义。
在这段时间傅抱璞老师和施永年老师较长时间的接触,从他们的轶事中我得到了多方面的启蒙和鞭策。
1 对傅抱璞老师的片段回忆
(1) 与不同意见者的协调合作精神
这项考察长江三峡气候的任务,由苏联专家谢尔班进行学术领导。当时,我不了解苏联专家谢尔班的试验方案。当时我知道傅抱璞老师并不完全同意苏联专家谢尔班的试验方案。他与苏联专家谢尔班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找到了最佳的试验方案。
傅抱璞老师在考察出发前的动员大会上,向我们介绍了他的思路:考察的科学目标是预报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的气候变化。应该在长江的巴东、奉节、万县和涪陵四个县城的江边、山腰、山顶设置小气候观测点,形成与长江相垂直的立体剖面,获取当时长江不同地段4个观测剖面的不同水面积和地形对周围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的影响规律。这种规律对预测将来水库建成水面积扩大后的小气候变化是必不可少的。在1958年底到1959年7月长江三峡气候考察的方案基本上按在上述思路设计方案的。体会到与不同意见者的协调合作精神,在科学研究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2) “让我来试试”
傅抱璞老师平易近人,不搭架子。身高与邓小平同志差不多,黑幽幽的脸颇像农民,对我们学生和蔼可亲。傅抱璞老师在长江三峡气候考察期间到我们的观测点了解观测进展,解决在观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奉节队的山顶观测点设在气象站。有一次傅老师来到山顶,看见气象站的一位同志用钥匙开房间门的锁,开来开去就是打不开。傅老师看了毫不犹豫说:“让我来试试”。经过傅老师的“不懈的努力”终于打开了。我看到这一情景十分感动,这本来与傅老师毫不相干的事,完全可以不闻不问。这不仅是助人为乐,还体现了傅老师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体会到动手能力是解决科学实验中困难的关键之一。
(3) 勇于开拓新领域
这段回忆是傅抱璞老师的同学王懿贤先生对我说的。王懿贤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气候研究室的前辈,在60年代与我在同一研究室。王贤先生在大学毕业前选择方向时征求傅抱璞老师的意见。王懿贤先生表示愿意从事动力气象。傅抱璞认为:叶正先生、陶诗言先生已经在动力气象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建议应该在新的方向上进行探索。王懿贤先生没有听他的建议,选择了动力气象。而傅抱璞老师选择了小气候作为攻克方向。两位先生经过数年的奋斗,傅抱璞老师在小气候方向上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在中国科学发表的“论山地的太阳辐射分布”获得了叶笃正先生的高度赞赏。而王懿贤先生在每年终因没有像样的成果产出,而常常失眠,最后得了忧郁症。从而体会到勇于开拓新领域是科研中的重要性。
2 对施永年老师的片段回忆
(1) 气象老师也能教数学
我第一次见到施永年老师是在四川万县大学(那时刚由专科学校改为大学),他教我们高等数学。为什么南京大学的学生要到四川万县去学数学?如上所述,1958年我们气候班刚入学的全体一年级同学和大部分气候专业四年级同学参加长江三峡气候考察。观测冬、春夏三个季节,每季节观测不到一个月。冬-春和春-夏的观测间隙期间均长达两个月。当时领导决定考察队不往返南京大学,由南京大学派老师到四川就地整修学习。于是,请刚毕业两年的年轻老师施永年来教高等数学。同时请年轻老师余志豪教普通物理。
施永年老师虽然学得不是数学专业,但是数学基础扎实。从极限讲到微分和积分,是高等数学的入门课程。施老师步入教室的姿势和讲课总是风度翩翩,深入浅出,重概念,少推导。当时有几位工农兵学员都能听懂,可以说教学效果不亚于数学专业的教师。我们回南京后,概率论课程是与数学天文系的同学一起听课的,我们没有感到吃力,这不能不感谢施老师在四川万县大学给我们打下的基础。体会到有一技之长外,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更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
(2) 创新的启蒙者
施老师是我的大学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是气候预报的一部分计算方法。他鼓励我在创新的同时,又在概念上严格把关,关键点上给启发。我记得最后给我的评语有一句“在计算中有创新”。这对我确实是很大的鼓励和鞭策。联想到我目前从事的科研工作中一些创新,与施老师的启蒙是分不开的。
施老师在中尺度数值模拟很有建树,1987年11月我到南宁参加学术会议,从在广西气象局工作的同班同学杨柱龙获悉,施老师应南宁广西气象局的邀请,在作《中尺度数值模拟》专题报告。我与杨柱龙一起在广西气象局拜访了阔别多年的施老师,知道他已任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所长。向他祝贺同时也旁听了他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的风采比大学讲课时更深、更博、更创新,领悟他在热带中尺度数值预报领域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创新成果。
3 对理论力学范老师的片段回忆
大学三年级有理论力学的课程,由物理系范老师教我们。范老师是浙江人,讲理论力学课时带有家乡口音,阴阳顿挫,有条不紊,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教育效果很好。他与施老师住同一个房间,在毕业论文写完后的临毕业之前,有段时间为施老师画人像画,也常与他见面聊天。师生关系也近亲近了不少。我主动画了一幅他的肖像,范老师非常高兴,他说没有想到我抽象的理论力学学的很好,还能画出如此逼真的人像。他买了一本日记本送给我,并以端庄清秀的书法在日记本首页写了一段表示感谢的赠言。非常遗憾,日记本在的近60年的漫长时间内丢失了。赠言的大概意思是:我有条件在抽象的逻辑理论思维疲劳时,可以由轻松的形象思维调节,相得益彰!范老师的赠言是我研究方法的指导方针之一呀。
图1 58年长江三峡气候考察队奉节剖面
写诗一首:
初进学府达三峡,欲知气候何变化。
观测求知超半载,大学启蒙收益佳。
图2 1963年气象系58-63毕业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