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德州在200万亩盐碱地上持续探索旱涝碱综合治理,推行“吨半粮”产能建设,九成盐碱地建起 “大粮仓”
作者: 禹城站 更新时间: 2023-11-23

转自“德州日报”,2023年11月23日

      “谁能想到,盐碱地上还能长粮食,更想不到,一亩地能年产‘吨半粮’。”日前,在禹城市伦镇郎屯村的麦田里,65岁的老“农开人”唐乐平感慨万千。在他脚下,绿油油的冬小麦正“养精蓄锐”,静待来年抽穗结实。郎屯村距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2公里,是早年盐碱地治理的重点地区。60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柴志刚回忆:“早年每到春耕时,农人会用铁锨把地里的积盐刮下来,一车车推到地头,地里再种上高粱、小麦。产量低的可怜,一亩地麦子,打个捆儿就收走了。”

      盐碱地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上世纪60年代,德州盐碱地众多,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依托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等平台及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禹城市用科技驱盐化碱,打响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的热身战、第一仗,保卫了粮食安全,相关经验成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典范。

      多年综合治理后,郎屯村的农田变成了高产田,“今年玉米亩产1500斤,比往年都高,小麦亩产1300斤。”柴志刚说。

      历经盐碱地改造、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德州200万亩盐碱地中,190万亩蝶变为沃土良田。2019年,德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大面积“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粮食单产1500公斤以上。目前,全市粮食产量常年保持在150亿斤以上,至2023年,实现“二十连丰”。德州成为黄淮海平原粮食高产示范区,在山东省和黄淮海地区47个地级市中,粮食单产始终稳居第一,成为重要的商品粮调出基地。

禹城改碱一场彰显科技力量的战斗

      “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始于禹城、成功实践于禹城。”禹城市农业项目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振明说。

      历经数次机构改革大潮,禹城市农业项目开发中心虽然几经易名,但建制始终保留,其在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有特殊意义。

      农业综合开发的前身是盐碱地改造。禹城被称作“小黄淮海”,20世纪60年代,这里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全市80万亩耕地,盐碱地最多时达35万余亩。

      20世纪60年代初,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的队伍开进禹城,他们在城区西南的新老赵牛河之间,选择了一片旱涝不断、盐碱严重的130平方公里区域,建立起“井灌井排旱涝碱综合治理试验区”,提出一系列改造中低产田的办法和科学治理措施。

      自1984年开始,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徘徊不前,在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粮食安全形势严峻。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但由于旱涝、盐碱等灾害未能得到有效治理,该区域80%的土地处于中低产状态。在此背景下,禹城改碱成就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1988年,中科院27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4省农业主战场,启动了以盐碱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农业科技战役。项目实施的第一仗在德州打响。

      1993年,原来重灾低产区的8个地市粮食总产量净增56亿公斤。这场辉煌的解决国家粮食自给自足的农业科技大会战,史称“黄淮海战役”,被誉为农业科技战线上的“两弹一星”。

      历经“黄淮海战役”热身战、第一仗,始建于1979年的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声名鹊起。数据显示,1966年,禹城试验区建区时,粮食平均亩产90公斤,到1989提高到756公斤。2008年起,禹城连续实现粮食平均亩产过1000公斤,成为“吨粮市”。目前,禹城1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中,九成实现“吨半粮”产能。

      从德州市农业农村局退休的唐乐平是蝶变的见证者。1982年,时年23岁的他以山东农业大学学生的身份,来到禹城试验站实习,“放眼一看,到处是白花花的盐碱地。种粮的农田,穿着黑鞋下地,顶着白鞋出来;不种粮的洼地,芦苇、柽柳丛生,时常有刺猬出没觅食。”唐乐平说。

      随着“六五”计划、“七五”计划的完成,盐碱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产量实现从无到有,继而是增产。其中小麦亩均产量达到500斤左右。以前分地时没人要的地,到1990年,家家抢着要。”唐乐平说。

      “黄淮海战役”铸就了生生不息的“黄淮海精神”。目前,该试验站正开展“地下水模拟装置”的应用试验,利用设置在地下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盐分和温度变化,每分钟可产生480个数据,根据这些观测数据形成技术指南,适时提供灌溉施肥等农田管理定量配比方案。试验站已为当地94.1万亩农田提供农业技术指南300多份。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禹城试验站工作过的科技工作者有上千名,取得农业领域优秀成果上百个,为地方乃至全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和样本。

综合利用盐碱地“长”出新希望

      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盐碱地上,如何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与此同时,盐碱地改造后,如何持续巩固土壤生态?我市相关县市区进行了有益探索。

      庆云县是典型的海浸区,盐碱化耕地达5万余亩。该县通过整地改碱、科技排碱、改种降碱,先后改良盐碱化耕地3.2万亩、盐碱荒地1122亩。

      “今年是水稻种植的第二年,预计亩产达760公斤。水稻收完后,再接着种小麦。”11月3日,庆云县徐园子乡东刘村党支部书记李本明说,当天,该项目区的220亩水稻开始收割。

      盐碱地上稻飘香,缘于地下有“乾坤”。“盐随水来、盐随水走,我们在地下铺设排水管网,地下水上升时,盐碱水渗入吸水管,再汇集到集水管,集水多了,便触发感应器,排水泵站启动,盐碱水通过防渗渠排走,阻断盐碱水上行,表层土壤不再返碱。”李本明说。

      为了改碱,庆云县还全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施用土壤调节剂等技术,改善土壤结构。共形成40余项实用技术,2022年,全县耕地质量提升0.5至1个等级。

      平原县王凤楼镇柴庙村的500亩农田,全部流转给了该村党支部领创办的合作社,其中150亩农田享受特殊“照顾”。“这块地要多上菌肥,不能施含氯元素的肥料,秸秆一定要还田……”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赵仲利说。

      这150亩农田早年是盐碱地,农户种地极为不易。“在地里挖1米深的土,把底下的‘阴土’翻上来,晒上几天,土不那么潮的时候,把挖出的上层‘阳土’放在底层,盖上晒过的土,再种地,之后大水漫灌压碱。使足了劲儿,一亩地小麦也就收个六七百斤。”赵仲利说。

      经过多年的土壤改良,如今,这一地块的小麦亩产达到500余公斤,玉米亩产750公斤。

      挖藕、过秤、装车……自9月中旬开始,武城县萱草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莲藕一直在热销中,郝王庄镇草一村党委委员、合作社负责人于保峰忙得不亦乐乎,他说:“10月底,小龙虾就打洞钻洞了,莲藕正是销售旺季,到明年五一莲藕卖完后,小龙虾又该上市了。”

      450亩藕塘是草一村的“聚宝盆”,但7年前,这里是长满芦苇的盐碱地,种粮食颗粒不收。

      2016年,村集体将这部分土地流转,挖池塘,种莲藕、养龙虾,每年可产藕400吨、小龙虾37.5吨,村集体年收入30多万元,村民们也能年年领分红。

      相比天然的高质量农田,改良后的盐碱地需要持续“呵护”。改善土壤、优化技术、选育良种、开展特色种养殖……持续性的良性耕作、开发让曾经颗粒无收的盐碱地长出新希望: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稳产高产,高粱、海水稻等耐盐碱作物加速推广,藕、小龙虾等农产品供不应求……

高标建良田确保产能提升10%以上

      始自盐碱地改造的农田治理,如今正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迈进。

      高标准农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基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5月,德州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全国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新时代的农业会战。国家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德州提出‘吨半粮’产能建设,我们应当传承‘黄淮海精神’,举全市之力,攻坚克难、打好这场会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说。

      建设高标准农田,我市有基础、有底气。

      以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为代表的农业试验示范,在德州形成综合配套、切实可行的农田治理模式,同时,成功探索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强化统筹、部门协同,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集中示范、整区域推进的经验做法,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借鉴。

      多年来,我市全力加强以耕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一大批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的好经验、好做法。如禹城推出线上项目建设监管平台、乐陵市创新实行“订单高标准农田(方田)”模式、陵城区推出灌溉模式创新、临邑县实行“高供高计”用电模式等。

      10月,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的黄金时期。在各县市区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挖掘机挥舞着“臂膀”,吊车、翻斗车往来穿梭,平整土地、衬砌沟渠、整修道路……

      目前,德州成功创建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试点县5个,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7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1%以上。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核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6.71克/千克,高出一般地块0.3个百分点,为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打牢了基础。

      未来3至5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很大一部分是已建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提升。解决已建高标准农田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工程建设标准低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地力水平,确保试点区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0%以上。

      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重大机遇,锚定完成825.8万亩高标准农田创建目标,瞄准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创建目标,德州正积极构建全市整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格局。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yca@cern.ac.cn TEL:010-64888975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