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建站40周年战略研讨会在京胜利召开
作者: 禹城站 更新时间: 2020-01-03

      2019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建站40周年纪念大会暨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中国科学院院士邵明安,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山东省德州市副市长董绍辉,禹城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滕海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党委书记廖小罕、副所长封志明、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高春东等领导出席会议。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滨州市的领导,中国科学院前沿局、科发局、重任局、CERN的主管领导、禹城站学术委员会委员、来自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兄弟台站的专家、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的领导和专家、曾经在禹城站长期工作的代表以及现禹城站工作的同志们等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28日上午,建站四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举行,会议由地理资源所副所长封志明主持。

      大会上,地理资源所所长葛全胜首先代表地理资源所致辞。他说,祝贺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建站40周年。禹城站在我国北方粮食作物增产增收、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学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领域的一面旗帜和本所科研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切缅怀禹城站的奠基人黄秉维、左大康先生,衷心感谢长期以来为禹城站科研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老中青三代科学家,对山东省政府各级部门尤其是禹城市致以衷心感谢。“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希望禹城站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相信禹城站在新站长占车生的领导下,一定会再创辉煌。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邓麦村秘书长代表中国科学院致辞。他说,禹城试验站是服务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于自然地理科学研究、服务生态系统联网观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野外观测实验基地平台,建站4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禹城站的应用技术开发集成和农田站点观测研究,在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联网观测等方面发挥了宝贵的示范作用和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我国实验地理学的发展、农田生态系统研究、农业综合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我国农业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建设需求,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希望禹城站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董绍辉副市长代表德州市委、市政府对研讨会的举办表示诚挚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德州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德州市将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积极为院地合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经营和生活环境,并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来德考察观光、寻求合作、共同发展。滕海强市长代表禹城市委市政府致辞。他说,禹城与研究所有着近60年的深厚友谊,所地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中科院禹城试验站与禹城人民一道,传承发扬大禹精神,播种滋生科学种子,开启现代产业路径,为禹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后,大会播放了禹城市为禹城站建站40周年制作的专题宣传片。地理资源所党委书记廖小罕为禹城市政府授予感谢锦旗,禹城市人民政府郭强副市长上台接受锦旗。孙鸿烈院士作为嘉宾,为禹城站学术委员会代表夏军院士、副主任封志明研究员颁发了学术委员会证书。葛全胜所长为老站长代表唐登银和欧阳竹颁发荣誉证书。

      会上,占车生站长以《禹城站40年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题进行了报告。系统回顾了禹城站40年来的发展历程,科技与社会贡献以及主要经验。夏军院士做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特邀报告,指出禹城站作为黄河下游灌区研究的重要一点,研究辐射到黄河三角洲,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和习主席“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国家战略。欧阳竹研究员做题为《生态学原理在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调控中的应用》特邀报告,全面阐述了生态学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紧密联系,强调了观测、研究、示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在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阶段,陆大道院士首先祝贺了禹城站四十年站庆,并指出40年来禹城试验站坚守在科研一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华北农业、国家粮食安全、工农业协调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高度评价了禹城站等科研单位共同发起的黄淮海农业科技会战,称赞这是写在大地上的大文章。孙鸿烈院士,指出禹城站是第一批入选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野外台站,也第一批入选科技部国家重点野外台站,是科技服务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成功典范,并对禹城站未来发展提出要求,希望禹城站针对区域问题,积极探索资源高效利用新模式。李振声院士发来贺信寄语“传承黄淮海精神,再创新时代辉煌”。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原所长刘纪远研究员在发言时指出,禹城站在我国农业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接下来禹城站需紧扣国家黄河战略需求,明确引黄灌区范围、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为未来我国盐碱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做出新的贡献。时任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山东片区总指挥、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许越先研究员,强调了禹城站在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三个节点四大贡献和五个代表性人物”,回顾了禹城站从建立到发展的艰辛和光荣历程,并希望禹城站在未来为当地和国家农业开发继续做出重大贡献。原禹城站站长唐登银研究员亲自创作诗篇庆贺40周年站庆,并现场朗读。时任沙河洼治理区负责人、中科院南京湖泊所胡文英研究员盛赞了禹城农业四十年巨大飞跃、禹城经验在山东乃至全国推广的作用,希望禹城站和禹城市发展的更好。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党委书记董云社研究员祝贺了禹城站四十年来在科技上取得的突出成绩,指出禹城站40年的发展是中科院发展的缩影,也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连。希望禹城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优势、服务国家需求,并寄语禹城站青年研究人员要牢记禹城站艰苦奋斗的科学家精神。

      28日下午,举办了青年科学家论坛。来自禹城站的孙志刚研究员、常熟站的单军副研究员、封丘站马东豪副研究员、栾城站闵雷雷副研究员、海伦站李禄军研究员分别以题为《区域农业布局与农业系统结构协同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长三角高氮投入地区农田氮素去除过程与机制》、《沿黄井灌区农业水问题研究进展》、《华北平原农业水文过程与适水发展思考》、《黑土农田有机质变化研究》进行了会议报告。青年科学家报告后,地理资源所张仁华研究员、海伦站原站长韩晓增研究员、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小京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德州试验站原站长李志杰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商丘农业实验站原站长王和洲研究员、农业农村部武川实验站站长潘学标教授、长武站站长郭胜利研究员、桃园站副站长秦红灵副研究员、鹰潭站副站长樊剑波副研究员、禹城站原站长欧阳竹研究员,分别就农田台站网络建设与合作机制、农业研究拓展与创新机制、年轻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等与参与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座谈会由禹城站站长占车生研究员主持。

      禹城综合试验站1979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建立,1987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对外开放重点试验站,1992年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农业生态试验站,1994年成为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基本站,1999年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试点站,2006年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CNERN),2015年,入选国防科工委首批高分遥感地面真实性检验场站。2019年,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无人机管控验证基地。试验站主要着力于黄淮海平原生态环境改造试验,以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观测数据的长期积累,开展地球表层能量物质输送和转换机制、模型建立和空间尺度转换方法的实验研究;进行测定方法的革新和仪器的研制;应用地理学、生态学、农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开展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和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


研讨会现场


文稿:侯瑞星、赵风华、张亦涛

图片:娄金勇

编辑:于延春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yca@cern.ac.cn TEL:010-64888975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